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閱讀 素養 好看!

 







<<閱讀 素養>>是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五位老師合作編著,王淑惠主編, 2019年麗文文化出版。
在國台圖的台灣雲端書庫(台灣雲端書庫@國臺圖)可以借到電子書。
作為當今通識課國文科的閱讀教材,涵蓋面向有倫理、民主、科學、美學、媒體和環境,範圍關照精神層面和生活層面,同時其取材文章來自古今中外,有幾篇讀來特別有趣,例如孫維新的<白象與男孩>、《女農討山誌》中的<阿寶討山緣起>等,環境素養中選的張老師文化出版的<<女農討山誌>> 出版於2004年,作者阿寶(本名李寶蓮)有如梭羅的氣質、勇氣和實踐力,真是一個值得閱讀的典範。
教材中還選了一篇電機工程博士陳之藩的散文<<旅美小簡>>中的<覓回自己>,特別有溫故知新的親切感。陳之藩(1925-2012)介紹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一家祖孫三代的故事,老赫胥黎(1825-1895)是生長於19世紀的人物,捍衛達爾文的演化論,著有<<天演論>>(嚴復譯), 在那個時代是一位樂觀主義者;但是到了20世紀,也許因為經歷了工業革命、二次大戰等,他的孫子阿都斯 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英國小說家、散文作家,著名作品有<<美麗新世界>>)對人類科技和品德發展有很多憂慮,「<<美麗新世界>>就是借用自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的詞句寫的小說,他的看法是20世紀的文明,正如暴風雨中女主人翁所驚呼的美麗!在這個世界裡具有靈魂的人,像從這個只有流線型而無靈魂的伊甸園中逃走。...在暴風雨中,一個在荒島上的女孩從未看過生人,長大後忽然看到一群壞人乘船漂到島上來,他們都是衣冠楚楚的,這個孩子說美麗新世界,其實衣冠楚楚的下面所包含的是禽獸、是犯罪、是無知。這個美麗就是現代文明所造成的。」
陳之藩用散文的筆描繪社會變遷中的赫胥黎家三代, 19世紀到20世紀的發展,他說「我們是在迷失的時代,主要的努力應是先覓回自己。」這篇文章是在1955年10月22日在費城寫的。我們今天在21世紀,有比較不迷失了嗎?
其他文章還選了陳永平的<有得必有失?控制科技與社會如何選擇>、李開復<未來10年消失概率最小的10種職業,你安全嗎?> 這些文章的選擇,對於如何閱讀思考性文章,以及以數據和表格為主的科學的文章,都有幫助。這是一本可以用作通識課教科書的教材,也可以作為一般讀者的補充閱讀,可以溫故知新,古今通宜,真是兼具閱讀和現代素養的好讀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