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那個時代,那些人!!張鼎鍾教授逝世十週年




2020年12月16日,在師大圖書館多功能會議廳舉辦張鼎鍾教授逝世十周年紀念會。

在年底濕冷的天氣中舉行的紀念會,很像大家懷念張鼎鍾老師的心情。不過參加的學生會後跟我說他們覺得紀念會好像是在懷念一個很親、武功很厲害的朋友,不太像是在懷念老師。呵呵~~

師大圖書館的空間改造很美,多功能室溫馨雅緻,這個館是張老師在師大館長短短兩年任內排除萬難,爭取到現址、規劃設計完成,是國內第一所新式建築的圖書館。吳瑠璃老師細細分享當時找現址的歷程,讓我們對篳路藍縷也有一點概念,張老師也在任內成立師大兒童圖書館,我們聽到劉簾蓉小姐應徵兒童圖書館的第一手經驗。我們社教系圖書館學組66、67、68前後三期的學姐、同學和學妹都是老師一個一個打電話叫我們回師大圖書館工作的!

這位老師真的很有遠見、魄力和膽識!跟著老師工作,壓力很大,也常常遠遠追不上,但是十年後,還是繼續追隨老師的精神和懷念老師❤️

汪雁秋秘書長如數家珍和楊美華教授都分享張老師幾十年間為國家和圖資學術專業建立國際形象的第一手觀察。師丈和兩位小姐憶敘老師的家庭生活,大家聽了笑中帶淚。神奇之人!

#後續筆記程良雄館長

會前,前台中圖書館程館長看到了紀念會訊息,就來訊息告知會從台南搭高鐵北上來參加。不想就在紀念會前幾天,氣溫開始急遽下降又下雨,我心想80歲高齡的館長和夫人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心中很是不安,正好會前兩天晚上,就接到程館長的訊息:受涼微恙,不方便旅行,我的心中才放下懸念。程館長不克出席,卻捎來一份情文剴切的紀念文,我應允會場會代為宣讀。心想程良雄館長20年前組織臺灣公共圖書館自動化諮詢委員會、發起臺灣公共圖書館的現代化的改革運動、舉辦國內第一次的公共圖書館國際研討會,促進館員國際觀、和學會共同協力921地震賑災,以一位教育部督學加入圖書館事業,真的用愛和教育精神,在重要的時機澆灌臺灣的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但是大部分圖書館界夥伴可能不太認識程館長,所以我請在座大家翻開桌上的一本<<崇敬與感憶>>第56頁,可以稍微瞭解程良雄館長和張鼎鍾老師認識的淵源,我特別請大家看第57頁,其中紀載著程館長說張老師利用僅僅幾分鐘參訪他的圖書館的機會,就面授機宜,提了八項改善建議...呵呵呵~~這生動如實描寫了熱心、專業的張老師!而又是怎麼樣的一位長者夥伴,竟能將這八點意見一一詳載並衷心感謝呀?!

呵呵呵~~這就是我要說的故事 -- 那個時代,那些人!!


#謝謝前輩師長一直給我們經營的好典範🌟誠實無私正直和愛!


<https://bit.ly/2LKQxy4>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牛頓的數學原理原版的傳播


紐約時報一篇報導介紹加州大學歷史學者師生檔近期合力追查原出版於1687年的牛頓撰寫的數學原理,認為該書的傳播和影響範圍比原來歷史學家所發現的要廣。


牛頓的數學原理於1687年在倫敦出版,1950年代有研究發現全球有189本,師生檔近期發現全球新增大約200本,主要是從著作分析和圖書館的目錄中找到的線索。因此該書目前存世大約有386本,遍及全球27個國家,其中中歐國家,包括匈牙利、捷克、波蘭、柯羅埃西亞等國就有35本。


歷史學家認為牛頓的數學原理的閱讀群眾比原來所知要多,影響所及,也比原來想像的大。


#書籍偵探
#學術傳播史

https://www.nytimes.com/2020/11/12/science/isaac-newton-principia.html?surface=home-discovery-vi-prg&fellback=false&req_id=145602389&algo=identity&imp_id=533046153&action=click&module=Science%20%20Technology&pgtype=Homepage&fbclid=IwAR0kIAHVVRTPotaaopd1AyoQVJvKPV8iCiVyYJ8IOn4KI8D8gQBZ5l4NZ18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全民共筆百科全書的問題

 近日參考課向學生介紹地理資訊,當然也順便介紹李兆良博士2012年在聯經出版社出版的坤輿萬國全圖解密。其中作者以科學探案的精神,追蹤線索,推翻三大世界史,包括鄭和下西洋不止於東非、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可能不是歐洲哥倫布、中國地圖的製作知識不是由利瑪竇傳入的。這本書的作者寫作條理分明,證據有理,真的好看[可以參考書介]。

也正好瀏覽到wikiwand有關坤輿萬國全圖的頁面,看到這個wikiwand只紀錄李兆良博士坤輿萬國全圖解密 出版於上海2017年。但是中文繁體字版由台北聯經出版社早已經於2012年出版,則未有紀錄。號稱百科全書,資料卻未能完整全面,十分可惜。可知wikiwand 雖然稱為全民共筆百科全書,但是資料多不完整,也可能有偏見,使用時要十分小心。

再看2010年這個資料:海外歷史圖資徵集與典藏提供的資料,真是精緻,可知台北有研究者,但是台北公眾書寫的力量太小了,雖然有公眾書寫,但民眾多熱衷政治和熱潮議題,比較可惜。

自我反省,我也是民眾,為什麼不參與公眾百科全書書寫,而只是抱怨?只因教學和其他工作已經令我無暇自顧,未能盡力,真是抱歉!只能對自己和大家提出小心閱讀的警訊。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Secrets of the Saqqara Tomb (2020):考古學和歷史學如何使歷史概念成形?

 


Secrets of the Saqqara Tomb (2020):考古學和歷史學如何使歷史概念成形?
吳美美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教授

這部2020年出品的紀錄片是2018年至2019年間在埃及考古挖掘的作品,片中紀錄考古人員在沙漠中的艱苦考驗,沒有經費時,就沒有工作,有經費時,有工作,有生活的目標,但是挖掘工作辛苦危險。這些考古挖掘工,需要很多默會知識,通常由家族、父子代代相傳,累積經驗。

原來後代的人要了解過去,除了透過文字,教科書或其他文字記載的歷史故事記載之外,這些歷史事件、時期和名稱是這樣來的...。

這部紀錄片,除了讓我們探知考古挖掘者的危險、辛苦生活之外,還看到有許多解答文物謎團的認知考驗。考古人員需要能辨識遠古時代的符號、圖像,還有其他各種專業和技術的人才,例如紀錄片中的女醫師,靠著鑑定4千年前的骨頭,拼湊一家人的圖像,提出家族故事,得到最後結論是這一家人罹患瘟疫同時故去,這個發現,在紀錄片中說可能已經改寫人類最早發生瘟疫的歷史。最神奇的是,這位女考古醫師透過骨頭鑑定,發現不同墓穴中為母子兩人,因為都有骨頭腫脹,判定為遺傳性慢性貧血。

這位女考古醫師的感官辨識能力太厲害了,除了要有強大的人體醫學知識,透過眼睛和觸覺的辨識能力,就能發現新的現象,真是強大的能力。

正好這個星期博班討論到一篇歷史哲學和資訊組織的論文(Shaw, 2013),討論到歷史哲學中的歸類理論(theories of colligation),探討研究者如何在組織概念下將現象集合在一起。McCullagh (1978 )引用Walsh(1958)討論歷史哲學和Colligatory 概念 ,認為歷史知識發現和自然科學知識發現的過程不同,後者以證據作為新知識的基礎,而歷史知識的發現主要是找出證據之間的關係,當新的關係找出來的時候,這個集結的概念就稱為歷史歸類(colligation)。將這個概念用來解釋上述的考古學者如何將壁畫、符號、文物放在一起,探究出一個前所未知的概念出來,真是太合理了。

圖書館學說的資訊組織是將同類的資訊放在一起,並不討論這些同類資訊之間的關係;而知識組織是甚麼呢?知識組織除了將同類的資訊放在一起,還需進一步將其中資訊的關係加以規範、發現出來,才是知識組織。有了這一層了解,就能知道classification 和ontology有何不同,前者只有集結同類的功能,而ontology需要將其中的關聯定義出來。

參考文獻

McCullagh, C. Behan (1978). Collig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17 (3) (Oct., 1978), pp. 267-284. https://www.jstor.org/stable/2504740?seq=1#metadata_info_tab_contents

Shaw, R. (2013).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4(6): 1092-1103.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好看的紀錄片Secrets of the Saqqara Tomb (2020):考古學和歷史學如何使歷史概念成形?

好看的紀錄片Secrets of the Saqqara Tomb (2020):考古學和歷史學如何使歷史概念成形?

吳美美

這部2020年出品的紀錄片是2018年至2019年間在埃及考古挖掘的作品,片中紀錄考古人員在沙漠中的艱苦考驗,沒有經費時,就沒有工作,有經費時,有工作,有生活的目標,但是挖掘工作辛苦危險。這些考古挖掘工,需要很多默會知識,通常由家族、父子代代相傳,累積經驗。

原來後代的人要了解過去,除了透過文字,教科書或其他文字記載的歷史故事記載之外,這些歷史事件、時期和名稱是這樣來的...

這部紀錄片,除了讓我們探知考古挖掘者的危險、辛苦生活之外,還看到有許多解答文物謎團的認知考驗。考古人員需要能辨識遠古時代的符號、圖像,還有其他各種專業和技術的人才,例如紀錄片中的女醫師,靠著鑑定4千年前的骨頭,拼湊一家人的圖像,提出家族故事,得到最後結論是這一家人罹患瘟疫同時故去,這個發現,在紀錄片中說可能已經改寫人類最早發生瘟疫的歷史。最神奇的是,這位女考古醫師透過骨頭鑑定,發現不同墓穴中為母子兩人,因為都有骨頭腫脹,判定為遺傳性慢性貧血。

這位女考古醫師的感官辨識能力太厲害了,除了要有強大的人體醫學知識,透過眼睛和觸覺的辨識能力,就能發現新的現象,真是強大的能力。

正好這個星期博班討論到一篇歷史哲學和資訊組織的論文(Shaw, 2013),討論到歷史哲學中的歸類理論(theories of colligation),探討研究者如何在組織概念下將現象集合在一起,他認為歸類(colligation)和分類(classification)都和概念(concepts)密不可分,但又有所區別,將相似的概念放在一起,就是分類,但是歸類(colligation)則不一定是將相似的概念放在一起,而是用connectedness的理論將不同的概念關聯在一起,這是歷史學家在界定一個時代,給予一個歷史時期的名稱時,用到的方法。也就是分類可能是根據相似性理論(theories of likeness);而歸類用的是關聯理論。McCullagh (1978 )引用Walsh(1958)討論歷史哲學和Colligatory 概念 ,認為歷史知識發現和自然科學知識發現的過程不同,後者以證據作為新知識的基礎,而歷史知識的發現主要是找出證據之間的關係,當新的關係找出來的時候,這個集結的概念就稱為歷史歸類(colligation)。將這個概念用來解釋上述的考古學者如何將壁畫、符號、文物放在一起,探究出一個前所未知的概念出來,真是太合理了。

圖書館學所說的資訊組織是將同類的資訊放在一起,並不討論這些同類資訊之間的關係;而知識組織是甚麼呢?知識組織除了將同類的資訊放在一起,還需進一步將其中資訊的關係加以規範、發現出來,才是知識組織。有了這一層了解,就能知道classification ontology有何不同,前者只有集結同類的功能,而ontology需要將其中彼此的關聯定義出來。

參考文獻

McCullagh, C. Behan (1978). Collig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17 (3) (Oct., 1978), pp. 267-284. https://www.jstor.org/stable/2504740?seq=1#metadata_info_tab_contents
Shaw, R. (2013).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4(6): 1092-1103.

2020美國大選結果

 很感動的美國第46仼正副總統當選演說


吳美美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教授

美國人選出了第46仼總統,拜登和賀錦麗。這個組合不受限於年齡和性別,拜登總統當選人今年77歲,賀錦麗副總統當選人不但是美國史上首位亞、非裔,也是一位女性副總統當選人。照一般美國關照弱勢族裔的說法,就是雙重弱勢double minority。今年又正好是美國婦女爭取投票權成功(1920年美國正式通過婦女投票權)整整一百年,選出了一位女性副總統,婦女運動者一定感慨萬千,歡欣至極。

今天上午運氣真好,9:00開機看CBS實況報導直播,就趕上美國2020年當選者的演說,實際上還有幾個州的票還沒有開完,由於賓州的選票差距已經超過0.5,這一組總統候選人的總統選舉人門檻票已經超過270張,所以已經篤定當選。

拜登和賀錦麗這一組候選人的組合主張hope, decency, science和truth,希望、正直真誠、科學實事求事、誠實、愛和包容,重視教育。美國正在恢復成為我們知道的美國:多元、包容、願意為正確的事付出。

在藍色的背景襯托中,美國副總統當選人賀錦麗穿著牙白色套裝首先出場,自信而愉悅。副總統賀錦麗的當選演說,開場就引用今年七月才故去的黑人眾議員約翰路易斯的話,"民主從來不是一個陳述,民主是一個行動"。

這位路易斯(John Lewis)是一位民權鬥士,曾經出現在著名的大鬍子主持人David Letterman「我的下一位客人無須介紹」(My Next Guest Needs No Introduction)的節目中,2018年暑假在麻州,孩子介紹我看的Netflix影集,第一集的客人就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節目中訪問眾議員路易斯和他當年爭取民主運動的片段紀錄,特別是回到1965年民權運動的事件所在地的事件回顧,令人對這位黑人老人家路易斯一生的努力印象十分深刻。賀錦麗的演說一開頭就以這一位民主鬥士之名,宣告所有的美好和夢想,都是行動的結果,而在談話的結尾時,她感謝美國選民真的用行動、選票,選擇了他們所希望的價值。

拜登的演講,溫暖有力,他呼籲川普總統的支持者也能接受事實的語言,也真的很暖心,用切身經驗說人生中的失落,他沒有少嘗(確實如此),要給彼此機會。意指要在失落中重新站起來,是人生的必要功課。這位總統顯然很不凡,對待對手,親如兄弟,雖然簡短,也是另一個動人的片段。拜登説為正確的事不放棄、不妥恊 never give up, never give in。最後引用他的祖父母的教導,要有信念做為勝選談話結尾,他說孩童時代有一次從祖父母家離開的時候,祖父對他說喬伊,要有信心(faith),祖母補充說,還要傳布,傳布信念,and spread, spread the faith。這個簡短的結尾,象徵家庭價值的力量和溫馨、美好傳統精神要繼續延續。簡單的話,真有力量!平凡真實。

可以想見此人身段溫和柔軟,力道卻深入無窮。難怪《贏家通吃:改變世界的傑出代表》的作者Giridharadas在11月6日的紐約時報的專欄中寫 "拜登若不能成為FDR,他仍然可以成為LBJ",指出美國目前的困境和問題,需有大魄力改革,對拜登深有寄望。

美國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FDR)是美國任期最長的總統,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共擔任了四任美國總統(1932-1948),在第一任初期,以引進大變革著稱;而詹森總統(LBJ)原是1961-63年約翰甘迺迪總統時的副總統,接任並繼續獲選,擔任1963-1969年美國總統,以強力推動維護民權、脫貧、教育補助、公共服務著名,特別的是這些公共法案無不影響深遠,例如美國公共圖書舘建設暨服務法案(1964)、美國高等教育法案(1968),這些法案將圖書館經營和培養圖書館人材的經費列入法條,奠定了美國圖書館發展領先世界的基礎,足見其遠見和魄力。

以這兩位前民主黨總統來鼓勵和肯定拜登有足夠的親和力和強大的民眾遊說力,再造改革,真是不凡的期許。面對對立觀點遊說如此不易,而能讓人心洞澈,更屬大工程。這次美國人民的力量真強大!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美國人選出了第46仼總統

美國人選出了第46仼總統,拜登和賀錦麗。這個組合不受限於年齡和性別,拜登總統當選人今年77歲,賀錦麗副總統當選人不但是美國史上首位亞、非裔,也是一位女性副總統當選人。照一般美國的說法,這樣的種族和性別就是雙重弱勢double minority。今年又正好是美國婦女爭取投票權成功(1920年美國正式通過婦女投票權)整整一百年,選出了一位女性副總統,婦女運動者一定感慨萬千,歡欣至極。

運氣真好,趕上看了美國2020年正副總統當選人的CBS演說直播。實際上還有幾個州的票還沒有開完,由於賓州的選票差距已經超過0.5,這一組總統候選人的總統選舉人門檻票已經超過270張,所以已經篤定當選。

拜登和賀錦麗這一組候選人的組合主張hope, decency, science和truth,希望、正直真誠、科學實事求事、誠實、愛和包容,重視教育。美國正在恢復成為我們知道的美國:多元、包容、願意為正確的事付出。

在藍色的背景襯托中,美國副總統當選人賀錦麗穿著牙白色套裝首先出場,自信而愉悅。副總統賀錦麗的當選演說,開場就引用今年七月才故去的黑人眾議員約翰路易斯的話,"民主從來不是一個陳述,民主是一個行動"。

這位路易斯(John Lewis)是一位民權鬥士,曾經出現在著名的大鬍子主持人David Letterman「我的下一位客人無須介紹」(My Next Guest Needs No Introduction)的節目中,2018年暑假在麻州,孩子介紹我看的Netflix影集,第一集的客人就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節目中訪問眾議員路易斯和他當年爭取民主運動的片段紀錄,特別是回到1965年民權運動的事件所在地的事件回顧,令人對這位黑人老人家路易斯一生的努力印象十分深刻。賀錦麗的演說一開頭就以這一位民主鬥士之名,宣告所有的美好和夢想,都是行動的結果,而在談話的結尾時,她感謝美國選民真的用行動、選票,選擇了他們所希望的價值。

拜登的演講,溫暖有力,他呼籲川普總統的支持者也能接受事實的語言,也真的很暖心,用切身經驗說人生中的失落,他沒有少嘗(確實如此,他所說的失落不是只有外顯的、政治上的競選失利,其實隱含生命中其他的重要失落),要給彼此機會。意指要在失落中重新站起來,是人生的必要功課。這位總統顯然很不凡,對待對手,親如兄弟,雖然簡短,也是另一個動人的片段。拜登説為正確的事不放棄、不妥恊 never give up, never give in。最後引用他的祖父母的教導,要有信念做為勝選談話結尾,他說孩童時代有一次從祖父母家離開的時候,祖父對他說喬伊,要有信心(faith),祖母補充說,還要傳布,傳布信念,and spread, spread the faith。這個簡短的結尾,象徵家庭價值的力量和溫馨、美好傳統精神要繼續延續。簡單的話,真有力量!平凡真實。

可以想見此人身段溫和柔軟,力道卻深入無窮。難怪《贏家通吃:改變世界的傑出代表》的作者Giridharadas在11月6日的紐約時報的專欄中寫 "拜登若不能成為FDR,他仍然可以成為LBJ",指出美國目前的困境和問題,需有大魄力改革,對拜登深有寄望。

美國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FDR)是美國任期最長的總統,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共擔任了四任美國總統(1932-1948),在第一任初期,以引進大變革著稱;而詹森總統(LBJ)原是1961-63年約翰甘迺迪總統時的副總統,接任並繼續獲選,擔任1963-1969年美國總統,以強力推動維護民權、脫貧、教育補助、公共服務著名,特別的是這些公共法案無不影響深遠,例如美國公共圖書舘建設暨服務法案(1964)、美國高等教育法案(1968),這些法案將圖書館經營和培養圖書館人材的經費列入法條,奠定了美國圖書館發展領先世界的基礎,足見其遠見和魄力。以這兩位前民主黨總統來鼓勵和肯定拜登有足夠的親和力和強大的民眾遊說力,再造改革,真是不凡的期許。

面對對立觀點遊說如此不易,而能讓人心洞澈,更屬大工程。這次美國人民的力量真強大!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建設性隔離:紀念梭羅



梭羅的湖濱散記
[建設性隱居/建設性隔離: Lessons in Constructive Solitude]

“這些紀念石堆對我的意義而言,是梭羅(Toureau)進行了兩年多的自我隔離實驗,在當前的疾病大流行時刻,這是我們許多人正在經歷的狀況,我們可以讀梭羅,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建設性的孤獨。”

紐時在這個週末(20200410)刊載Holland Cotter的一篇專欄,寫梭羅的事蹟.


梭羅的湖濱散記,每個我的年齡的老文青[文青不會老 但是歲月會],在18歲的少年時代都有讀過.也是在2018年夏天訪麻州的時候,由孩子導覽引介,切身感受,對於湖濱散記的場景和作者,有了更親切的認識。

這篇專欄寫得真好:作者開頭就點出:


從現代人的觀點來看,梭羅絕對不是一個成功人士的代表,相反的,他出生於1817年,但一生從未離開過麻州康克鎮.至少他的一些鄰居認為他是邊緣人、 孤僻、政治激進份子、 獨行俠、易怒的怪人等。作為新英格蘭文學界的一員,他刻畫了一個並不衣冠楚楚的人物,並且職業生涯起步不佳。
他於1849年自行出版的第一本書《康克與梅里馬克河上的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破產了。他只出售了1,000冊的一小部分。當印刷商將剩下的東西扔給他時,梭羅將之堆放在他的臥室裡,並在日記中寫道:“我有一個將近九百冊的圖書館,其中有七百本是我自己寫的。”
他的第二本書《華爾騰;或,生活在樹林中》(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根據他在僅有一房的小屋和半自助農村生活經驗寫的書,有更多的讀者,而且,至關重要的是,他們是熱情的。自1854年該書首次出現以來,他的明星就開始崛起,直到他1862年去世前的10年之中,他的名聲已經足以使他獲得一座公共紀念碑,梭羅享年44歲。
從1845年7月開始到1847年9月結束,他在華爾騰(Walden)進行半隱居學習,強化自我教育課程,該課程要求專心閱讀。他寫道:“書本必須刻意閱讀並且加以保存。” 從古典希臘到印度吠陀,他雄心勃勃編撰的一份冗長的閱讀清單,在文化上影響深遠。
他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瑜伽信奉者沉迷於沉思之中,對創造力的貢獻很大;他呼吸著神聖的香水、聽到美妙的聲音。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在很少的時間內,我都是瑜伽士。” 他把自己在華爾騰的時間,定為其中之一。
他大力支持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John Brown)在哈珀斯費里(Harpers Ferry)發起的武裝突襲。當布朗被絞死時,梭羅站在顛倒的美國國旗下在康克鎮發表了憤怒的公開演講。
有許多不同類型的人會紀念梭羅:環保人士/廢奴主義者/民族學家/全球主義者/反帝國主義者/以及信奉托爾斯泰/甘地/馬丁·路德·金等者,但對我來說,自童年以來經常探訪華爾騰(Walden),這些紀念石堆對我的意義而言是:梭羅(Toureau)進行了兩年多的自我隔離實驗,在當前的大流行時刻,這是我們許多人正在經歷的狀況。我們可以從梭羅從中學到的東西中學到很多東西:建設性的孤獨。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horeaus to commemorate: the environmentalist, the abolitionist, the ethnologist, the globalist, the anti-imperialist, the Yankee saint who earned the devotion of Tolstoy and Gandhi and Martin Luther King Jr. But to me, as a visitor to Walden since childhood, the cairn means most as the marker of an event: Thoreau’s two-year-plus experiment in self-isolation. It’s a condition many of us are experiencing during the present pandemic moment. And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what Thoreau created from it: constructive solitude.(譯自: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9/arts/design/thoreau-walden-coronavirus-quarantine.html?action=click&module=Well&pgtype=Homepage&section=Art%20%20Design)

以下紀錄梭羅的小詩: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
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 facts of life.
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 it had to teach,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我走入樹林,因為我希望專注地生活,
僅面對生活的基本需要,
看看自己能否學習生活所教,或沒有教的.
而不至於在接近死亡時,發現自己未曾活過.


I did not wish to live what was not life, living is so dear; nor did I wish to practise resignation, unless it was quite necessar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to live so sturdily and Spartan-like as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to cut a broad swath and shave close, to drive life into a corner, and reduce it to its lowest terms...

我不希望過著不是生活的生活,生活如此寶貴; 我也不想退職,除非有必要。 我想深入生活,吸納生活的所有精髓,過著像斯巴達那樣的堅強生活,以消滅一切生活不需要之物,大刀闊斧,將生活逼到絕路, 將生活降低到最低限度…


Every morning was a cheerful invitation to make my life of equal simplicity, and I may say innocence, with Nature herself.

每個清晨都是愉悅的邀請 簡樸的生活 回歸與大自然一樣單純.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RM老師的上課筆記



0303 第一周 開學日

0303開學第一節課,我們用Zoom平台遠距上課,佳寧在湖北,有十位同學寶棠、宣妤、怡親、冠銓、柏憲、冠銘、彣瑜、正蘋、正潔、凡雅在研討室A,老師在學校辦公室,其他同學都在各自的地點上線。這是因應COVID-19 [註1] 在全球傳布,守住自己的健康,避免成為傳播的媒介,大家共同努力。

我們首先在線上互相打招呼,接著老師介紹課程的內容和學習的方法,老師也提醒課程前面的兩個暖身課程:資訊檢索加書目管理,以及文獻探討的寫法是基本功,要先溫習。並請幾位同學分享他們學習的經驗和心得,鼓勵其他同學及時補上基礎知識和操作。

上課途中,謝謝寶棠在遠端backup (支援)老師,提供課程傳遞中的問題。看不到同學,和看不到老師是一樣的,教學端也很需要鏡子和支援。寒假回來第一節課,雖然有所準備,狀況還真不少。例如教師端的電腦忘記插電,突然沒電斷訊等等,都是未來上課前老師需要檢查的 (謝謝以前的助教們,有SOP清單會有幫助,把老師寵呆了 呵呵~~)。

線上過程要流暢,否則從接收端而言,一定很辛苦、焦慮。謝謝大家忍受第一節課的許多疙瘩:) 請提供意見給老師。謝謝大家。困難中還是要歡樂,畢竟我們還有現代化的工具可以協助我們不停止學習。

這次上課,老師端使用線上鬧鐘和即時問題系統,前者選擇鋼琴音,讓我們從心流[註2]中返回,後者給同學一個QRcode,大家可以提問題和票選讚的問題,在遠端使用,好像也有教室討論的效果。

這是去年暑假聽一個演講,我寫了兩個問題,都被票選勝出,贏得演講人的回答。覺得聽眾對這些議題也跟我有相同的關心,很開心,教室應該也適合使用。老人家,頭腦還很喜歡新事物,但是和年輕的同學比起來,動作一定趕不上,所以請同學多多包涵啦,有一些老師沒有考慮到的你們的習慣和需求,請告知老師,可以討論和改善。學習是一段長長的旅程,祝大家都順利!

註1:世界衛生組織定名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是疾病名稱,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是病毒名稱。[資料來源: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technical-guidance/naming-the-coronavirus-disease-(covid-2019)-and-the-virus-that-causes-it]
註2: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理論(Flow Theory) 指出:當人們完全投入在一項活動時,會忽略時間的流逝,並忘記所有外界的壓力,能將自身的能力在此活動中發揮到極致,並得到滿足感。[資料來源:https://study.com/academy/lesson/mihaly-csikszentmihalyi-flow-theory-works.html];理論產生是因為他做的一項研究:"心理學大師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在BB Call的時代做過以下這個實驗:請實驗者隨身配帶BB call機,上班也帶,下班也帶,然後不定時call他,叫他回覆現在是快樂還是不快樂。結果他的實驗團隊發現,這樣平均下來,大家竟然是在工作的時候比較快樂,而休閒的時候比較不快樂!是以,契克森米哈賴於一九七五年提出「心流理論(Flow Theory)」[資料來源:http://www.bplan.url.tw/npdp/top2_1.aspx?d=24792622-7c3a-47c6-8712-9177429fb269]


0310 第二周RM上課紀錄

老師的上課紀錄
我們這星期仍然是使用上周的上課方式,大家都進入zoom教室,仍有有十多位同學在教室學習,打招呼用了12分鐘,大家彼此鏡頭前歡呼打招呼,很多同學更新髮型,十分漂亮有朝氣。
嗯,每次遠距上課都有不同的花絮,這次老師用系統背景音樂,開啟莫札特音樂,結果驚動學習,真是雞婆。zoom系統還沒有用熟透,繼續犯錯,繼續學習。

謝謝寶棠一馬當先,分享課程的前情提要。

謝謝佳寧的心得彙整,美麗的文筆、細膩的思考和觀察、雄偉的識見、延引古今大說著來支持立論,嗯,有心、有料、有筆,這是幸福之人!!

老師的報告事項

有關前情提要的練習,大家不用太用力,就是綜整一下討論區的要項即可。
討論:只是因為有些作業前一天晚上繳交,老師也是上課前的上午才能看完,大家準備的時間都很有限,看是要盡力回顧一下重點即可,還是要提前筆記繳交的時間到星期日?就是上課前兩天?
希望大家的前情提要是回顧一下同學的心得、問題和回應,老師有沒有漏掉問題等等,例如怡親、柏憲、冠銘、頎聰、寶棠、冠銓、佳寧的問題,有甚麼想法和思考。
同學這個星期寫完評論一,可以開始進入互相評論。
同學要能區別述評和實徵研究的不同。提醒有些同學選到的是文獻述評,不是實徵研究。這次先不須重寫,評論二之後,如果不是實徵研究,請另外補繳一個實徵研究評論。
同學根據學到的原則,盡量練習評論。老師會看,但是先不會進去評論。
最後我們討論、澄清了規矩方圓(不以規矩 無以成方圓) 的概念和創新方法同樣重要、質性研究和歷史法、鉅觀和微觀(macro vs. micro)的概念、三角驗證的使用、情境和情況 (context vs. situation)、質性和量化研究的互補作用。透過討論促進理解!
謝謝寶棠和大家分組名單:
佳寧、寶棠、彣瑜
韋伶、怡親、紹伊
冠銓、正蘋、正潔
榆真、佳容、柏憲
以靜、楊平、宣妤
冠銘、凡雅、頎璁


每堂課進行的節奏如後:
2:20-2:40 同步 (視訊和實體教室) 每周課程進行之前,請各組輪流報告 "上週課程回顧",例如:3月9日,請第1組同學,前情提要上週的討論區中,同學的議題和老師的回應。
接著同學自行閱讀線上教材,或小組練習討論。[中間自行設定鬧鐘休息]
4:40 - 5:20 同步 (視訊和實體教室) 討論閱讀心得和問題
0317 RM老師的上課筆記

這個星期,由於全球COVID-19疫情嚴峻,學校終於鬆口可以採取全部線上課程的模式。對老師而言也是如釋重擔。

這個遠距課程模式對於有備而來的學習者而言,效果是更好的。不過在施行的時候,心要更柔軟,因為科技並不是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的公平,例如設備是否更新、科技的資訊行為是否有經驗等。希望我們的分組學習,在其中可以產生互相幫助的力量。

這個星期我們一樣,在上課鐘響起,2:20,所有的同學,包括老師19個人頭都在螢幕上了。比實體上課還更準時(我的學生們通常都很早就在教室裡了,老師則通常上課鈴響,才起身從辦公室走去教室)。

這星期由韋伶、怡親、紹伊 帶領大家"上週課程回顧"。紹伊提示上周課程重點,韋伶摘要同學的提問和老師的回答,怡親則選擇追溯一個議題,來探究質性和量化研究的區別。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練習將同學們和老師的所有的問答收集和歸類,讓大家對單元會產生的問題有進一步澄清的機會,概念越來越清楚。三位的表現,專業水準,真的很棒!

討論時間大約用了35分鐘,老師請同學先休息10分鐘,然後可以開始自行閱讀線上教材。約好5:00再一起上線,看看有沒有問題討論。老師一樣設定了5:00音樂鬧鐘。

同學們讀完教材,5:00音樂鬧鐘叫大家回來同步視訊,討論時間很寶貴,可以提醒老師和同學彼此關心的事項。

謝謝寶棠主動分享他閱讀實地研究 field study的重點,讓老師知道有讀到重點。

我們也討論本單元需要進行分組訪談法練習,請同學課後找時間練習,下周上課前完成練習1, wiki心得於第五周上課分享(wiki筆記於分享前兩日完成即可)。

第五周是質性研究法資料收集的練習周,訪談法分享後接著會練習觀察法操作,其他時間就超前閱讀質性分析的單元教材,這樣第六周就有充分的時間可以練習質性分析操作和討論。

我們的遠距湖北同學組可以練習遠距訪談法,真是很新穎的經驗。拭目以待。

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疫情與遠距教學



疫情一夕數變,經歷日本、韓國、中東,然後是歐洲的大爆發,日前以義大利災情最為嚴峻。而英國的處置最為令人震動。所有的國家都以防堵為主要的策略,英國卻由首相發表集體免疫論和犧牲的準備,好像是蘇格蘭那個著名的電影Brave heart那樣的悲壯。許多國內網民紛紛提出來,這種論調若是在東方國家由高層提出,定會被詬病到不行。英國的聲明,當然是在資訊使用環境的模式中,評估資源和基礎設施的侷限,而不得不做出來的解決方案。
也因為疫情不息,我們的所助教也經常傳來學校的各式措施和指令,今天鬆動的是,可以放心從事遠距課程的設計和進行了。從開學我就一直希望能以遠距方法授課,主要也是因為自己是高齡和慢性病(支氣管過敏的氣喘兒)患者,屬於自知的高危險群,經常咳嗽流鼻水,也避免驚嚇別人。過去雖然努力爭取,但是都被提醒遠距的時數不能超過二分之一。今天總算明朗,可以放心規畫課程。

今天上午進學校,從大門進入,排隊的速度可以,因為學校開了很多入口。辛苦這些同僚了。我也下載了學校的app,量了體溫可以記錄,就會有電子通行證。上週34度,今天32度。因為太低,工作人員以為他們的儀器壞掉,量了好幾次。都一樣。可能是捷運接駁ubike,騎車吹風,體溫比較低,相對於其他年輕學生們,體溫36+/-,很整齊。

本周的單元講理論和模式,應該是很枯燥的內容,所以上週多花點時間來調整教材,增加圖表的可閱讀性。34張投影片整整花了兩天半編寫完成。翻譯、圖表示意、美工編輯有很多細工。老人家動作慢嘛,另外又花了星期日一整天錄製影音教材,上午原以為錄完成了,轉檔時發現不明原因,15頁以後的一半居然沒有錄進來,下午又重講一遍,好處是越講越熟,太囉嗦的就省略不講了,結果這樣整體教材還是有80多分鐘,學生聽完教材,要反芻和寫練習,然後上線來進行同步討論練習的成果。

果然今天上線討論的時候,好幾位同學們表示教材有點兒長,說他們以為會像上周的教材影片,只有45分鐘。果真80分鐘的教材有點長,好在我錄製這個理論模式單元,錄到一半的時候,有提醒同學可以先休息一下。

原本開學前在規劃這個大學部的課程,知道特別都是大一學生之後,我想講課盡量不要太長,原則上是講課、練習、討論各分配三分之一的時間。因為疫情,開學延遲兩周,我便規劃錄製課程,前面兩個部分可以非同步,後面的討論可以在實體教室或用視訊。今天是上課第三周,我們走過兩次同步視訊經驗,都是90分鐘線上同步,逐漸熟悉彼此和線上環境。同學們先自行研讀老師錄製的影音講課,然後利用視訊和螢幕共享,分享彼此的作業練習結果。詢問同學們對於遠距課程的看法,一面倒認為遠距視訊的討論更為踴躍熱絡,作品的分享方式比在實體教室更為容易,並且不須舟車勞頓趕9:10上課。我則是在線上休息的時間,在共享螢幕上放上一個有音樂的鬧鐘,提醒分散在各處的大家回到共同討論的時間,覺得這樣的遠距鈴聲很羅曼蒂克。

同學們的動作很快,將練習上傳到Moodle很麻利、爽快。 我們今天討論大家對於資訊行為理論和模式的理解,用自己的資訊行為來反映三個對應的理論或模式,7位大一同學分享的結果如後: Bates的採莓模式berry picking (4人)、Chatman的圈內生活理論life in the round (4人)、Taylor的資訊使用環境IUE(4人)、Wilson的資訊搜尋模式IB (4人)、Kuhlthau資訊搜尋過程ISP (2人)、Dervin意義建構SM(1人)、Leckie工作場域的資訊尋求行為模式(1人)、Sonnenwald的資訊視域IH(1人)。嗯 相當精采豐富。

本周討論時間,除了分享同學們的資訊行為相關理論和模式的個人經驗,也分享學習風格量表的結果,發現有一位明顯視覺型、一位明顯聽覺型,其他幾位多是平衡型。這個量表的作用,希望提醒年輕的學習者善用自己的五感,進行資訊收集和分析,促進學習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