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

真相與責任 還有好看的演員


能夠活到夠老的秋冬之際,其中很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可以看到年輕時的大帥哥變老以後仍然很帥的樣子。<<真相>>(Truth)這部電影很好看,是凱特布蘭琪和勞勃瑞福主演,主題講新聞人員追求新聞真相,以及可能要付出的代價,和<<華盛頓郵報>>(The Wahsington Post)講一代女報人堅持新聞真相自由的故事很接近。勞勃瑞福年輕時和保羅紐曼主演的虎豹小霸王,瀟灑帥氣又浪漫的浪子形象深植人心,1969年他僅有28歲,一路轉眼就演到75歲、80歲的智慧導師型老帥哥了!

看完電影之後查了一下資料,原來<<真相>>(Truth)是2015年拍攝的電影,是從瑪莉·梅普斯於2004年出版的回憶錄《真相與責任:報刊、總統和權力的特權》改編而來,梅普斯是前CBS60分鐘節目製作人,該書主要是在紀錄她自己和主播丹拉瑟因為新聞事件涉及政治人物的敏感議題而雙雙被迫離開新聞工作的事件。梅普斯今年65歲,2004年她48歲,正好是人生在職場中最好的黃金時期,碰到了棘手的政治新聞,在總統大選敏感時機,最後以失去最愛的工作作為追求新聞真相的代價,其勇氣和際遇令人敬畏和敬佩!

而已經75歲的勞勃瑞福飾演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中的老主播丹拉瑟,在面臨專業受到挑戰的黑暗期,不得不告別自己最熱愛的新聞主播工作,仍然鼓勵後輩要繼續捍衛新聞自由,主播台最後的告別語:繼續為真相保有勇氣!帥勞勃瑞福的演技真好!

勞勃瑞福年輕的時候,大約就是和年輕時的布萊德彼特一樣的帥和性格,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可能都能夠哼上<雨滴打在我的頭上>這首<<虎豹小霸王>>的主題曲,1969年勞勃瑞福和保羅紐曼兩個無敵大帥哥主演的,得到好多獎項的電影,能夠那麼年輕、那麼帥、那麼無憂、那麼無所畏懼,那就是記憶中春天和夏天的味道了!

一個人能夠一路從年輕帥俊活到銀髮斑駁都精彩有勁,很不容易。不過即便如地海巫師,最後
仍要歸隱山林

世代 / 成住壞空 / 科學或占星術


1991年出版的一本書,Generations: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Future, 1584 to 2069

Goodreads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183651.Generations 上有許多有趣的書評。

科學和占星術也許南轅北轍,其中有個相同的硬道理,就是兩者都在尋求預測。科學原理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採用有系統的方法,收集資料,同樣用有系統的方法,加以分析,找出事物發生的規律,知道規律就可以加以預測,1991年 威廉史特勞斯(William Strauss)和尼豪(Neil Howe)出版<<世代:美國未來的歷史,1584 年至 2069 年>>(Generations: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Future, 1584 to 2069)提出一個世代理論(Strauss-Howe's generational theory),該書出版之時,許多書評者嘲笑其論述為占星術者流,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不過該世代理論預測2001-2020將是美國歷史循環中的危機世代,和事實有幾分接近。這本三十年前出版的書,可以讀讀看。


史特勞斯與尼豪分析美國殖民時期以來400年的歷史,大約以80年左右為一個週期,包括殖民時期(1584-1700)、獨立革命週期(1701-1791)、南北內戰週期(1792-1859)、世界大戰週期(1860-1942)、當前週期(1943-2222?)等。作者發現每個週期之間都有如春、夏、秋、冬四季輪替,稱為外在驅力(outer driven)、喚醒(awakening)、內在驅力(inner driven)和危機(crisis),這四種特質如同東方禪學思想中的成、住、壞、空互相輪替,而世代理論更將出生於該世代中的人物,同樣用四種特質標注這四種原型的人物:理想主義者(idealist)、回應者(reactive)、公民(civic)和適應者(adaptive);1997年他們出版<<第四次轉變>>(The fourth turning),將四種原型的名稱改為:先知(prophet)、遊牧者(nomad)、英雄(hero)和藝術家(artist)。四種原型的區分基礎是公共vs.個人、理想vs.務實。

以世界大戰週期為例,南北內戰結束,重建時期開始,屬於外在驅力時期,出生於1860-1882,也稱為傳教世代,世代特質為理想主義者典型;接著是覺醒時期,出生於1883-1900這一代在歷史上被稱為失落的一代,他們的世代特質是回應者:接著是一戰時期,出生於1901-1924,是有名的最偉大的一代,屬於於內在驅力時期,世代特質是公民典型;世界大戰週期的最後時期是二次大戰,是危機時期,這一代的人生於1925-1942,被稱為沈默的一代,其世代的特質是適應者。

目前是「當前週期」,始於超級美國時期,出生於1943-1960,稱為嬰兒潮世代,屬於外在驅力,世代屬性是理想主義者;接著是覺醒時期,出生於1961-1981年,是X世代,(在作者1991年的書中稱為第13代)世代屬性是回應者;接著是資訊革命時期,出生於1982-2001(?)(現今多數人認為是1984-1996)的千禧世代,也稱為Y世代,屬性是內在驅力,其世代的特質是公民。依照春夏秋冬的循環,作者預測最後一季將是危機和美國國力下降的時期,其世代的特質是適應者,這一個世代生於1997-2012,稱為Z世代和生於2010s-2020s的阿法世代。當時是1991年,作者並不知道當今以Z世代和阿法世代名之。

以預測能力來看,21世紀的前20年是是危機時期,是當前週期的第四季,作者提出的週期四季說,還真有幾分準確。該1991年的著作預測美國總統中沈默的一代可能缺席,若非最後是77歲的拜登當選美國總統,逆轉預測,也差一點命中預測。也許這個逆轉,正好可以為這個週期的危機解圍。

有意思的是,有些讀者一定是非常喜歡該書(粉絲),將書中的要旨做成一個「時光頁」(timepage)http://www.timepage.org/time.html ,幫助有興趣閱讀的人,可以用更生動有趣的方法認識美國歷史。







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

美好的閱讀時代 -- 電子書和聽書的時



去年在亞馬遜預約(預約價通常比較便宜)買了歐巴馬總統的A Promised Land<<應許之地>>電子書,並且聽作者親自讀書,覺得買書和聽書真方便,特別是聽書不必用眼力,感覺輕鬆很多。

更棒的是,現在如果有喜歡閱讀的書,可以在圖書館中找到電子版,就可以閱讀。我曾經有購買電子書,而後來發現我更想要讀紙本書的經驗,需要頻繁閱讀、需要拿在手上,需要品讀...(例如台大蔡璧名教授的書)。如果先在圖書館借來讀一下,然後來決定要典藏紙本還是電子版,那就更好了。

這兩年公共圖書館因應疫情,推廣電子書借閱,特別是後來又啟用了台灣雲端書庫,讓電子書借閱更為普及化。我有經驗為證,例如前一陣子有一本很熱門的書<<原子習慣>>,在圖書館預約,居然一路排到六百多號,每一本書借閱14天計算,大約要等23年,很厲害吧!

讀電子書可以先在網路上瀏覽和選書,並且不用跑到圖書館借閱,真是方便美妙。有些公共圖書館員實在太棒,他們將百花齊放、眼花撩亂的電子書做成主題特展,補足圖書館分類法中無法關照到的讀者閱讀興趣和閱讀需求,圖書館員關照讀者、有知人懂書的才華,真的很接地氣!

不過,目前的公共圖書館電子書有許多不同的平台,需要用不同的檢索介面,除了幾個大型圖書館自行開發的電子書平台之外,最大宗有四個:凌網科技HyRead、udn讀書館讀書吧、台灣雲端書庫、華藝iRead eBooks,加上若要找外文電子書,那麼真的很難一步到位。

作為普通讀者,也受惠於其他的科技發展,我剛好在找一本很夯的日本「第一書評家、百萬暢銷書推手」土井英司的<<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在雲端書庫中查不到,本來要放棄了,結果正好發現了這個「台灣圖書館電子書搜尋 」就立刻找到。這樣厲害的系統,當然立刻要打賞一杯咖啡!!這個加拿大(嗯 因為送咖啡要用加幣)開發的「台灣圖書館電子書搜尋 」,十分好用,要找和借一本書,不用每個公共圖書館一個一個去查有沒有那一本書。感謝這麼好的系統,這一杯咖啡一定要送上的啦!